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://www.bdfyy999.com/photo/yiyuanhuanjing/引言
根据伊本·西那的划分,翻译阶段之后,便是医学流派的阶段。公元8世纪前,帝国政权高度集中于巴格达,之后便四分五裂;波斯、埃及、马格里布以及西班才辈出,在物质、精神领域各有擅长。在这种竞相繁荣的场面下,阿拉伯化的外国医生创立了许多医学流派,他们将阿拉伯语作为科学语言。我们可大致将其分为四类:波斯学派、开罗学派、安达卢西亚学派和凯鲁万学派。
波斯学派在古代百科知识编纂方面贡献卓著,尤其是盖伦著作的整理。开罗学派则由于众多发现而被载入史册,比如伊本·哈桑(即海什木)在光学方面的发现,尤其是伊本·纳菲斯对血液小循环的发现。至于安达卢西亚学派,较为瞩目的是宰赫拉威在外科学上的成就以及伊本·苏尔关于心包炎的临床理论。
最后是凯鲁万学派,这一学派对抑郁症研究颇多,并为意大利南部输送了书籍和人才,促进了希腊—阿拉伯科学向中世纪西方的传播。波斯学派的医师该派创始人是阿里·伊本·拉班·塔百里。他生于波斯塔巴里斯坦地区的马尔瓦,父亲是位犹太教教士。在巴格达定居后,他转而皈依伊斯兰教。他的《智慧天堂》是阿拉伯最早的经典之一,其中论述了解剖、病理学、皮肤病学,还涉及脉搏、放血等方面的知识。
他的独创性在于综合了希腊、波斯乃至印度的医学知识。拉齐,他的一位学生以“拉齐”之名为众熟知,全名为阿布·贝克尔·穆罕默德·伊本·扎卡里亚·阿尔·拉兹,该学生的现代性理念令人惊叹。在所有的古代医生中,医院里的医生最相似。他是出色的临床医生、优秀的教师,尤其是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主治医生。他还创建了阿拉伯首家医疗机构。
拉齐生于德黑兰以南数千米的雷伊,精通不同领域的希腊科学。他到三十多岁才开始学医,拜在拉班·塔百里的门下。医院的主治医生后,他医院的重建并担任领导。伊本·尤萨比亚引述的一则轶闻称,王子咨询医院,拉齐建议在巴格达各个区域内都挂一块肉,选择在肉腐医院。
拉齐兼具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,批判前人,拒绝墨守成规。他注重对病人的细致问诊和病症研究,之后才诊断病症,提供药方。他求真务实,有一套很受好评的临床教学法。面对周围学生和助手的提问,他先让年轻人回答,再让经验丰富的人回答,之后自己再进行总结。拉齐的著作《精神医学》强调疾病治疗时心理和灵魂平静的重要性。
他极具洞见的思考显示出广博的临床经验,且总能切中要害:“病人要没有康复的意志和意愿,医生也束手无策。”他主张病人的亲属参与治疗过程:“病人和亲友要与医生共抗疾病,而非反对他;亲友要将病人状态和行为如实禀告,切莫隐瞒。”拉齐的哲学名望不及医学名望。反亚里士多德与反宗教的思想为他招来了批评与谩骂。伊本·西那敬佩他的医术,却对其哲学严厉指责:
“拉齐本可以不去理会那些他无法理解的东西,只要打理药水、应付尿液和粪便就够了。”公元年,失明的拉齐死于家乡雷伊。拉齐的科学研究分为两个阶段:他先是研究古代典籍,大多是古希腊典籍,也包括印度、叙利亚与阿拉伯的经典。然后再将丰富的学识运用于实践,并修正理论中的谬误。正是由于拉齐,阿拉伯医学才没有沦为经院哲学,而是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。
年,法国国家图书馆组织的一场关于启蒙时代的展览中就有拉齐,他被认为是众多阿拉伯学者中具有启蒙精神的先驱。他的著作包括种专著,与医学相关的有61种。其中两种值得一提,分别是《论天花与麻疹》和《医学集成》。《论天花与麻疹》区分了不同的脓疱性病症,尤其区分了水痘症和麻疹痘症。他关于此两种病症不同发疹阶段的论述细致而详尽,切中要害,堪称临床观察的典范。
该书于年由杰拉德·德·克雷莫译成拉丁语,后于年在威尼斯出版,直到19世纪还常被欧洲人参考引用。《医学集成》一书顾名思义:“一本包罗万象的医书”,或者说是一本意图集合所有医学知识的书。此书是拉齐的遗作,由大臣伊本·阿米德倡议,花重金从拉齐的姐姐处购得手稿和资料,再交由拉齐的学生编纂完成。全书共二十二卷,是一本包罗医学实践与疗法的百科全书。
该书是对公元10世纪医学知识的汇总;作者不仅对古代知识进行了整理,还从自身经验出发提出评论和意见。书中第七卷专论胸腔、肝脏与脾脏疾病。这本著作在西方非常有名,法国国王路易十一也想一睹为快,但巴黎医学院仅有一本样书可供借阅。经商议后,要国王交付一笔巨额押金,学院方能同意。费了一番周折后,书才被借出。
拉齐逝世的同时另一位阿拉伯伟大医师降生了。阿里·伊本·阿巴斯·玛古斯,也称哈利·阿巴斯,名字意含“魔术师”,正应验了他出身波斯祆教神职人员家庭后又转信伊斯兰教的经历。关于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,仅知道他生于阿瓦士。《皇家医书》即《医术全集》,是他唯一的著作。哈利·阿巴斯将此书题献给科学的守护者、国王阿杜德·道拉,并欲以此整合其时代所有的医学知识。
在序言中,作者感慨竟无一本关于古希腊和阿拉伯科学知识的完整之作。他在书中首次对盖伦进行批判,说他著述虽丰,却不全面,他对奥利巴斯和其他阿拉伯前辈也未留情面。最终,哈利·阿巴斯成功汇总了医疗科学,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完美平衡。直至17世纪,《皇家医书》还一直是西方世界的医学教材。在心血管系统方面,阿巴斯的洞察力尤为敏锐。
他专辟一章论述扩张运动和收缩运动,即心脏收缩与心脏舒张。他将心脏与呼吸、吸入空气与吐出浊气相联系。他还提到多孔络脉,认为该脉络联结动脉与静脉,引导毛细管血循环。他具有批判精神,鼓励学生切勿仅限于学习书中真理,而应多去临床实践,医院。“学生该做的事,医院,留心病人病情,多问他们的状态与病症。
最后,要能从病症中看到变化,看出好或坏的苗头。学生要能这样做,那他的医术定能大进。”虽说他的著作巨帙精深,但比起前人拉齐和后人伊本·西那来,哈利·阿巴斯仍不免稍逊一筹。阿布·阿里·伊本·西那,即阿维森纳,有“学者之王”的美誉。他是最著名的阿拉伯医师,在血液循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,却与盖伦犯了同样的错误。他的名字原先译作希伯来语AvenSina,后又拉丁化为Avicienne。
他的学生阿布·奥拜伊德·乔司哈尼是其传记作者,曾在阿维森纳身边生活长达二十五年;正是他让后人了解到阿维森纳的生平。他们的相遇具有传奇性:阿维森纳那时作为囚犯,被带去治疗病人乔司哈尼;乔司哈尼是一位狱卒的儿子,患了白喉症,呼吸困难。阿维森纳采用气管切开术,救活了乔司哈尼。“就这样,在格尔干城,二十岁的我遇见了良师益友,智者之王阿布·阿里·伊本·西那。
先前的事,都是由他口述;之后的事,则是我亲眼所见。从他救我性命那天起,我就成了他的影子,我的视线只跟随着他。”阿维森纳出生于公元年,母亲瑟塔莱是犹太人,父亲是伊斯兰什叶派教徒。他的童年在布哈拉(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)度过。家庭教师那迪利教授他不同领域的希腊科学。很快,他便青出于蓝。“老师对我所有的提问,我答得比他还好。
于是,我开始独自阅读书籍,查看注释,直至掌握其中要旨……我读托勒密的《天文学大成》,自己解决疑难问题。那迪利本该指点我,结果没了我他反而看不懂了。”在布哈拉王子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中,阿维森纳完成了他的学习。早在乔司哈尼前,王子布哈拉便是阿维森纳的仰慕者。阿维森纳曾救王子脱离铅毒之苦,之后才被准许进入图书馆。但阿维森纳的父亲地位尊贵,出入图书馆更有可能是沾了父亲的光。
结语
阿维森纳出生于权贵家庭,父亲是征税官。他原本会子承父业,然而,一件事改变了他的命运:起源于阿富汗加兹尼的土耳其伽色尼王朝入侵。马默德苏丹简直是所有波斯国王的梦魇;他将阿维森纳从土耳其的领地驱逐流放出去。阿维森纳坚信故乡终究会独立,但不祥的感觉一直萦绕心头,他不舍地向家乡瞟了最后一眼:一切都未改变,可在他来看,原先生活的世界已不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