茉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增强四力贴近人民中国新闻奖湖南获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 https://wapyyk.39.net/bj/zhuanke/89ac7.html

增强“四力”贴近人民

——中国新闻奖湖南获奖作品综述之三

湖南日报·华声在线记者李传新杨元崇

增强“四力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,也是对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,为宣传思想战线提高站位、守正创新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。

湖南新闻战线始终坚持把走基层、到现场作为增强“四力”的最佳路径,采写推出了一批有温度、冒热气、反响好的新闻精品。

从湖南广播电视台的《我的青春在丝路》到湖南日报社的《圆梦“巴铁”祭英魂》,从新湖南的《十八洞的19张笑脸》到红网的“凌晨三点的长沙”“我是暑假工”等系列报道,都充分彰显了我省主流媒体践行“四力”,勇于创新的精神。一部部佳作背后,都是采编人员增强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的结果。

眼光更远:让世界见证湖南力量

国际传播不仅关乎信息的有效传递,也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。湖南主流媒体近年来立足湖南,放眼世界,在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,讲好中国故事,展示中国形象方面独具眼力,精心策划,创作出了一系列佳作。

电视系列片《我的青春在丝路》,反映的是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宏大主题,每集讲述一位中国青年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励志故事。年3月和8月共播出了两季19集,每集时长约15分钟。主创团队奔赴亚非拉19个国家,总行程近万公里,相当于绕地球50圈。用脚力踏遍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地区第一线,用眼力找寻“新丝路”精神传承。用脑力挖掘青年人奋斗背后的大国情怀,用笔力道出青年人追梦丝路的真情实感,播出后广获好评。

湖南日报刊发的文字组合报道《圆梦“巴铁”祭英魂》也是一件传播湖南力量,把新闻写在大地上的佳作。

半个世纪前,近2万名中国子弟兵参与修筑喀喇昆仑公路。13年间,中国共有人献出宝贵的生命,其中88人长眠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。中国援巴烈属和老兵一直盼望着能赴巴为亲人、战友扫墓,却因山河阻隔、家庭困难等原因难以成行。去年清明节前夕,湖南日报社和中巴友谊传播有限公司、中国路桥巴基斯坦办事处、湖南远大集团等,组织烈属24人、老兵14人赴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。

《圆梦“巴铁”祭英魂》从策划到采写完成,先后历时9个月,寻访了9省24名烈属、14位老兵;请动地方志愿者捐献机票48万多元;从广州出境,飞拉合尔,再辗转伊斯兰堡、吉尔吉特,历时12天,行程公里。记者深入到位于中巴经济走廊的伊斯兰堡、喀喇昆仑公路建设现场、吉尔吉特市中国烈士陵园等地,进行全方位、多角度、滚动式报道祭祀活动全过程,前线记者克服时差与当地网络信号弱等困扰,深度发掘第一手材料,新湖南客户端作了同步传播,总点击量达万人次,创造了新湖南创办地方专题以来点击量新纪录。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*委称之为“40多年来援巴烈属首次集体跨国祭祀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”。

《湘商闯老挝》讲述的是一群湖南人在老挝的奋斗故事。年9月,湖南广播电视台与老挝国家电视台合作,派出34名记者奔赴老挝,通过挖掘湖南与老挝志同气合、民心相通的精彩故事,体现共建中老命运共同体中的湖南力量。

脚力更深:把镜头聚焦基层群众

新闻的主角永远是人民。

全省新闻战线坚持走基层、转作风、改文风,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,深入群众,写出了一篇篇“接地气、冒热气”的好作品。

由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,芒果TV、湖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、人民日报客户端联合出品的新时代季播主旋律大片《我爱你,中国》第一季节目锁定中国*人,讲述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的强*故事。7位主人公分属不同*种,在天南海北、在雪域高原、在深山密林,或身披冰铠甲,或顶风冒日,驾战机、驱铁甲、擎钢枪,坚守国门、捍卫长空。这些普通战士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火种,是建设新时代的铁流,是中国强起来的力量源泉。

把新闻写在大地上,写在老百姓的心坎里,是湖南主流媒体这些年努力的目标。

湖南日报连续几年组织记者新春走基层,特别是年的“枫木潭七日”、年的“走进十八洞”报道,引发广泛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